English

唯物史观中的历史认识论

1999-12-03 来源:光明日报 王锐生 我有话说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应当有其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所谓历史认识论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人们学习了历史观之后,运用它来认识历史与现实。由于我们过去关于唯物史观著作与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讲历史本体论的,即主要讲人类社会的结构、功能、本质及其运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等问题。因此,这实际上是属于历史本体论的认识功能,而不是国际学术界所讨论的以人们已获得的历史认识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认识论。

在我们以往的历史唯物主义教材中,后一种历史认识论是从未写进去过。赵家祥、李清昆、李士绅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历史唯物主义教程》(简称《教程》),即199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新编本)》的修订本,第一次把它写进教材中去,打破了以往的只能讲那些人人熟知的东西的习惯作法。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是融为一体,而以历史本体论为主的。因此,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较少注意研究上面所说的那后一种历史认识论。把这种历史认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1938年,法国历史学家雷蒙·阿隆的《历史哲学导论》和美国历史哲学家莫里斯·曼德尔鲍姆的《历史知识问题:答相对主义》两书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学术界把历史认识论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而这种把历史认识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西方学术界称为(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例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在1951年出版的《历史哲学——导论》一书中把历史哲学区分为两种:思辨的历史哲学(关于历史的哲学)和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关于历史认识的哲学)。前一种历史哲学中的“历史”一词,指过去人类的活动及其产物;后一种历史哲学中的“历史”一词,则指对人类活动及其产物的叙述和说明。尽管西方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在历史观基本问题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根本差别,但他们把对历史认识的研究突出出来,探讨其中的种种问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教程》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必要把历史认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生长点。理由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历史认识论还没有从历史本体论中分化出来。而唯物史观发展到今天,有必要把它建构成包含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三个子系统在内的完整的学科体系。这是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这样做也有利于历史科学本身的发展,因为在20世纪历史科学已经取得更大进展的条件下,历史学家迫切要求对历史认识的性质、历史认识的客观性、自然科学方法在历史认识中的可适用性等问题进行反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历史认识论可以满足历史学家实践中的需要。尤其是19世纪以来,作为历史认识论中心问题的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在西方历史学界、历史哲学界十分突出,而这个问题是与历史学实践紧密相关的哲学问题。在西方学术界,既有否定历史认识具有客观性的观点(卡尔·贝克尔、贝·克罗齐为代表),又有主张历史认识具有客观性的观点(英·曼德尔鲍姆、沃尔什为代表)。此外,还有在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上持折衷主义观点的波普尔。对于这些西方历史认识论的种种观点,唯物史观研究者不应保持沉默。我们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主张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则的基础上的。坚持唯物主义原则意味着承认历史认识中反映论原则的应用,但又必须考虑到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坚持辩证法原则必须注意到: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历史认识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历史认识客观性的相对与绝对的统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认识与客观历史的能动的符合——在这里,应当把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看作对立统一关系,主体性是客观性的前提和保证,达到客观性是发挥主体性的目的。

关于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里主要涉及到在历史学家的主体认识图式中所存在着的主体认知结构系统和价值评价系统。在前一系统中所体现出的主体性叫认知主体性——它在历史认识过程中表现在设定研究对象、接纳和整理历史客体所提供的信息以及理解和解释客体信息等方面;在后一系统中所体现出的主体性叫价值评价的主体性——它在历史认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驱动历史认识主体选择其研究对象、决定历史研究者的治史的目的,对选择、加工解释客体信息、揭示历史本质、叙述客观历史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能否正确处理这两种主体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最后,在历史学家的认识图式中,历史观也是一种主体性因素,它部分属于认知结构系统,部分属于价值评价系统。不同的历史观致使历史学家构筑出不同的历史画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带来的历史画面大大不同于英雄史观的史学家所带来的历史画面,更不同于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带来的历史画面。正确的历史观有助于人们获得客观性认识;错误的历史观则妨碍人们获得客观性认识。

我完全同意《教程》“前言”所建议的:“历史认识论已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重要生长点,把它在教材中独立成篇或章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这样做有利于推动历史认识论的研究。”

前几年,历史唯物主义已经被一些学者扩展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现在,《教程》又提出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的研究。这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将以更丰满、更完备的形态进入即将来临的新世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